2025年4月14日,漳州第一中学(西湖校区)实习队林慧萍以“DNA 复制”为主题,进行了线上线下直播公开课。
公开课伊始,林慧萍以复习 DNA 的结构作为导入,巧妙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,引导同学们深入分析 DNA 能够进行复制的结构基础,为后续课程内容做好铺垫。在探讨 DNA 正确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中,授课学生创新性地利用磁贴构建 DNA 的简易物理模型,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,鼓励大家大胆设想 DNA 可能的复制方式。在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中,同学们对 DNA 复制方式的猜测进行分析,得出了关于 DNA 复制方式的三种不同假说。

课程中,采用假说演绎法,在对假说的验证过程中,通过逐步补充不同资料,引导同学们进行实验设计。详细介绍了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同位素标记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,清晰地阐明设计实验的关键在于实现对母链与子链结合情况的区分。在演绎推理出不同假说对应的不同实验结果后,授课学生进一步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,引导同学们最终得出半保留复制方式才是正确复制方式的结论,将课程内容与科学史紧密结合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魅力。
随后,进一步详细解析复制过程图,从复制过程的时期、场所、条件、特点及意义等多方面,完善同学们对 DNA 复制过程的认识,使同学们对这一重要生物学知识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。

公开课结束后,全体实习队积极开展评课反思,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直播公开课形式新颖,学生主导课堂的模式不仅展现了实习生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锻炼了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。同时,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、科学的实验推理以及紧密结合科学史的方式进行讲解,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,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

此次借助学院视频号开展的直播公开课,为教育实践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精彩的课程呈现。
图文:曹芳